Answer for HW1

1 球坐标

1.1

z_figure/Pasted image 20250911160120.png
首先注意到,球坐标系 (r,θ,ϕ) 与直角坐标系 (x,y,z) 的转换关系为:

{x=rsinθcosϕy=rsinθsinϕz=rcosθ

对应的三个正交单位矢量为:

{e^r=rr=sinθcosϕi^+sinθsinϕj^+cosθk^e^θ=1rrθ=cosθcosϕi^+cosθsinϕj^sinθk^e^ϕ=1rsinθrϕ=sinϕi^+cosϕj^

利用链式法则,可以求得三个单位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:

{e^˙r=θ˙e^θ+ϕ˙sinθe^ϕe^˙θ=θ˙e^r+ϕ˙cosθe^ϕe^˙ϕ=(sinθe^r+cosθe^θ)ϕ˙

1.2 速度表达式

位置矢量 r=re^r 对时间求导,得到速度矢量:

v=r˙=r˙e^r+re^˙r=r˙e^r+rθ˙e^θ+rϕ˙sinθe^ϕ

1.3 加速度表达式

速度矢量 v 再次对时间求导,得到加速度矢量:

a=v˙=(r¨rθ˙2rϕ˙2sin2θ)e^r+(rθ¨+2r˙θ˙rϕ˙2sinθcosθ)e^θ+(rϕ¨sinθ+2r˙ϕ˙sinθ+2rϕ˙θ˙cosθ)e^ϕ

2 开普勒运动常数

这一题可参阅讲义。结果是:

dvdθ=GML

其中,M 是中心天体质量,L 是运动天体的(单位质量)角动量。

3 双曲线轨道

3.1

z_figure/Pasted image 20250911164445.png
如图,构造步骤:

  1. 给定一个圆,圆心 F1 ​,半径 R;取圆外一点 F2
  2. 在圆上取动点 P,作 PF2 ​的中垂线,与 PF1 ​(延长线)交于点Q
  3. 动点 P 运动时,点 Q 的轨迹即为以 F1F2 为焦点的双曲线。(因为 PQ=QF2,所以 |QF2QF1|=|PF1|R
Tip

和椭圆轨道一样,这里的中垂线也是双曲线轨道在 Q 点的切线。

3.2

因为角动量守恒依旧成立,所以第二问的结论依旧是可用的,于是 ΔvΔθ,得到的速度图仍然是一个圆(左图)。
z_figure/Pasted image 20250911210406.png
将速度图旋转 90 度,方向与中垂线平行,同时也是双曲线的切线。随着 θ 变化,将得到的一系列切线连接,就得到轨道为双曲线。

更严格一点来说

AF1=C,速度圆半径为 R,那么根据速度圆,可以假设:

v=[vxvy]=[RsinθRcosθ+C]

将坐标系旋转到极坐标,得到:

v=[vrvθ]=[r˙rθ˙]=[cosθsinθsinθcosθ][vxvy]=[CsinθCcosθ+R]

得到:

drdθ=dr/dtdθ/dt=rr˙rθ˙=rCsinθR+Ccosθ

这个方程容易通过分离 rθ 来求解,最后的到其满足圆锥曲线方程 r=p1+ecosθ,其中 e=CR,p 是积分常数,也就是说

  • C < R 时,也就是 A 点在圆内时,e<1,对应椭圆;
  • 圆、双曲线、抛物线完全类似。

3.3

此时,金原子核可视为固定不变,而库仑力和万有引力均为平方反比力,性质相似,所以上述讨论也成立,α 粒子轨迹为双曲线,原子核位于 F2

4 进动

4.1

根据广义相对论修正 F(GR)=3(GM)2pr4c2, 行星在公转一周后,位矢和速度方向都会发生偏转,这个偏转就是每运行轨道一圈的进动角,记为 Δ。题目缺少一个说明:广义相对论修正力 F(GR) 的方向和牛顿万有引力一致,加上这个说明,就得到:

Δ2π=δΔvΔv=F(GR)F(Newton)=3(GM)2pr4c2/GMr2=3GMpr2c2

δΔv 是在每个微小速度变化 Δv 时,广义相对论修正带来的进动。在离心率 e 较小时,pa, ra,于是:

Δ6πGMac2

4.2

将题目所给数据带入上式,得到:

Δ6π5.8×107 km×1.5 km4.9×107rad
Info

hw1作业答案到此结束。如果感兴趣,可以往后阅读。

Appendix 稍微严格一点的水星进动计算过程%

一般描述单位质量天体的运动的比耐公式是这样的:

F=h2μ2(d2μdφ2+μ)er,μ=1r

已知 F(GR)=3(GM)2pr4c2 ,而 h=GMp 是单位质量的角动量,得到:

F=F(Newton)+F(GR)=GMr2(1+3h2r2c2)er

使用变量替换 u=GMr,可以得到:

d2ud2φ+u=G2M2h2+3u2c2

上式的红色项正是广义相对论所带来的一阶修正。去掉该项,就是在力学中学过的、求解开普勒运动所得到的方程,我们可以发现解为 r=h2/GM1+ecosφ,这正是圆锥曲线。现在我们好奇,引入的项显然是一个小量,会让原轨道偏离圆锥曲线,这个偏离的曲线是什么形状?

这个方程是非线性的,不便于解析处理,考虑到 rrg=2GMc2,可以求其微扰解,也就是直接将零阶解 r=h2/GM1+ecosφ 带入方程,注意到 u21+2ecosφh4/G4M4,取 e1(尽管对于水星 e=0.2056 不算特别小,但近似仍是有效的),得到:

d2ud2φ+u=G2M2h2+3G4M4h4c2(1+2ecosφ)

右侧第一项 G2M2h2 是带有初始位移的简谐振动项,对应的正是零阶解(轨道为圆锥曲线);后两项虽然都带有高阶小量 G4M4h4c2,但由于 cosφ 是共振项(回忆力学的受迫振动:共振),因此括号两项当中只有 2ecosφ 项被保留,得到的解是圆锥曲线+共振

u=G2M2h2[1+ecosφ+3(GMhc)2eφsinφ]G2M2h2[1+ecos(13(GMhc)2)φ]

可见当水星运行 Δφ 时,相对于零阶解,新轨道的相位会超前:

Δφ13(GMhc)2Δφ3(GMhc)2Δφ

取一周 Δφ=2π 得到近地点在公转一周后的进动角度:

Δ=6π(GMhc)20.10345.014×107 rad

它给出的结果是 Δ43.03/century,幸好对水星的观测能一直追溯到 1765 年,Clemence 在 1943 年分析了这些数据,得出 Δ=43.11±0.45/century,证实了这一预言。

z_figure/Simulation_of_precessional_motion.png